第142章 婉约词宗,多情才子秦观(1/2)
“又一个古之伤心人,是谁啊?”
秦始皇嬴政眉毛一挑,饶有兴趣地问道。
他算是看出来了,宋词相比于唐诗,更加多愁善感些。
照这样的节奏,再来一个“古之伤心人”也不稀奇。
【历史十大词人第八名,秦观!】
“少游上榜了!”
“不错!不错!”
苏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捋着胡须说道。
秦观是他学生,秦观能上榜,他很高兴。
“秦少游的词,专主情致,而少故实,譬如贫家美女,虽极妍丽丰逸,而终乏富贵态。”
“情致有余,典故不足,第八名还算凑合!”
李清照翘着二郎腿,嗑着瓜子,不咸不淡地评论道。
【秦观,字少游,一字太虚,号淮海居士,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,位列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。】
【他的一生经历坎坷,仕途多舛,但文学成就斐然,其词以情致细腻、意境凄婉著称,深刻影响了后世婉约词风,被后世视为“词宗”级人物。】
“我上榜了!”
“竟然还被天幕称为词宗!”
天幕下,秦观兴奋不已,握紧拳头说道。
他去年刚拜入苏轼门下,还没有太大的名气,所以天幕的这个排名让他很是惊喜。
【秦观生于江苏高邮,祖上为中小官吏,家境尚可。】
【他少年聪颖,博览群书,尤好兵书策论,早年志向远大,曾自述“功誉可立致,而天下无难事”。】
【1078年,秦观首次赴京应试,落第而归。】
【同年,秦观主动拜谒苏轼并呈上《黄楼赋》,苏轼惊叹其才华,称其“有屈、宋才”,当即收为弟子。】
(注:苏辙的《黄楼赋》更为出名,秦观的《黄楼赋》是和苏辙同时创作的)
“这个苏轼又是何人?”
“天幕提到好多次了!”
柳永皱起眉头,自言自语地说道。
苏轼的学生都能上榜,看来苏轼也会上榜啊!
这恐怕是一位劲敌!
【1085年,三十七岁的秦观终于进士及第,此前多次落榜的经历使其词作中常流露怀才不遇的悲凉。】
【如《水龙吟·小楼连苑横空》中“名缰利锁,天还知道,和天也瘦”。】
【这首词太长,又不算是秦观的代表作,博主就不说了!】
“凭什么!”
“天幕你偷懒!”
秦观看到这里,顿时破防了,指着天幕怒声说道。
【秦观中进士后,任定海主簿、蔡州教授等微职,后因苏轼举荐入京,任秘书省正字、国史院编修官,参与编修《神宗实录》。】
【秦观与苏轼亦师亦友,深受其赏识。但秦观的词,风格与苏轼豪放派迥异,以婉约见长。】
【元祐年间,秦观苏轼二人交往密切,秦观在京城名声鹊起,文学地位逐渐确立。】
“相比于其他词人,这秦观算是大器晚成了!”
汉武帝刘彻坐在天幕下,一边吃着糕点一边感慨道。
和晏殊十几岁考中进士相比,这秦观简直就是愚笨!
不过他能上榜,并且排在晏殊前面,估计是词写的非常好!
想到这里,刘彻不禁开始期待起来。
【宋哲宗亲政后,新党重新得势,旧党遭到清算。秦观因属苏轼门生,被列为“元祐党人”。】
【1094年,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。结果他还未到任呢,又再次被贬到处州监酒税。】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