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野性和欲望(2/2)
他从小就会吗?
……他力气很大吗?
正想着出神,不知怎么回事,一旁的李老师像是读懂他的神情,粲然一笑:“你还不知道吧,管嘉明也是这里的少数民族,但是他是六岁的时候跟他外婆过来住的。”
说到这里又停了,像是有什么秘密即将宣之于口,李老师愣了半晌,才继续低声说:“这孩子挺可怜的,别看他成天高高兴兴,看着没心没肺的,其实他很小就懂事了,而且比同龄的孩子要早熟很多。”
齐寻潜意识里想问的事情有很多,不管是对于管嘉明这个人,还是有关“主角”的事情。
经过这几日的观察,他心中已经把管嘉明当做“主角”的第一人选。只不过他一直没有在本人面前提起,因为知道的信息太少,加之他猜测管嘉明不一定会答应。
“老师,他大概是什么时候有这个变化的?”齐寻问。
“变化?”李老师揣摩了半晌,“他家里的事情,我听说得不多,他其实是个可怜的孩子。”
后面的话李老师虽有意隐瞒,但齐寻也猜出了个大概。
他想起了博物馆里的那幅照片。
“老师,我想找管嘉明当我们纪录片的主角。”齐寻说。
“管嘉明?”
“嗯,他很合适。”
“我是没有什么问题,你们应该问问他的意见。”李老师沉吟半秒,说:“他对于家里的事情一直都不太容易面对,你们也看到了,阿婆年纪大了,他虽然在外地读大学,可也隔半个月就回来看一次。”
舞台的表演已经开始,前四个节目拍摄十分顺利,等到了第五个节目,也就是倒数第二个压轴演出,齐寻这才真正意义上地振奋起精神。
倒不是前面的节目让他难以认真,只是现在他们的方向改变,有了“主角”。
“主角”的戏份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。
只见管嘉明大大咧咧地往舞台中央站着,他穿着一件无袖表演服,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利落分明,他的头发掩在了帽子底下,眼睛微亮,精气神格外蓬勃,一点也不像齐寻认识的那个管嘉明。
他往舞台中央一站,底下传来喝彩,他笑得肆意爽快,下巴一扬,翻了个跟斗。
王珂在相机后面惊得瞳孔放大好几倍,惊呼:“牛逼啊兄弟。”
齐寻把录音杆举得更高了一点,他一动,舞台上的人马上看到了他,然后似有若无地朝他的方向,火急火燎地扬了扬手。
李老师在一旁笑得花枝乱颤:“这臭小子,还挺招人喜欢……”
齐寻往后一看,看见李老师也在自己身后。
看来不一定是给他打招呼。
他的手微微一抖,肩膀压了一边。他不能乱动。
由于没有专业的录音机,现在录音杆是连着相机的,收音效果相对而言会大打折扣。
虽然纪录片主打追求真实,但收音收得太乱那肯定是不行的。
他将稳不稳,等王珂和许艺悠按下快门,才偶有松手的间隙。
管嘉明表演的时间不长,鱼灯在他手里跟活了一样,浑身通透流畅,好像真的如同游在水里的一条鱼。
齐寻终于知道为什么晚上的活动会叫“重头戏”了。
音乐进入高潮,鱼灯队打头的就是管嘉明。
齐寻的录制已经完全结束,他开始安静地欣赏表演。
管嘉明很专注,没有往常幼稚的做派,他专心致志地担任“鱼头”,他个子高,手臂甩得扎实流畅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。
在这种表演几乎入定的状态里,周围人的呼喊声渐渐地变得不太重要了。
于是那种弱小的、若有若无的安静,反倒幻化成了承载这条鱼的水,缠绵在举臂摇曳间。
齐寻始终很淡定,他很欣赏这样的管嘉明。
而在管嘉明这厢,他居然在这游刃有余的沉浸式表演中,寻到了旁人的身影——不是那些欢呼热烈的群众,而是在一汪水池里,如漂萍一般,随意却谨慎的齐寻。
那一刻,画面好像静止了。
人潮猛烈,他只看到了他。
流光溢彩的灯晶在齐寻的身后飘动,世间万物都停了下来,齐寻的眼神依旧。
管嘉明看不清楚他,他却仿佛像在说话。
那种气息、那种淡漠自持的声音,无声地飘来。
齐寻明明在舞台的底下,却如同贴在耳畔,轻声呢喃。
管嘉明心跳加速。
手里的竿撑还在舞动,鱼头窜在舞台边缘,他低下了眉,身体有道电流窜过,像被锋利的刀剜了一下,激活了他全身四通八达的细胞和激素。
有那么一刻,管嘉明身体里的野兽仿佛觉醒。
明明齐寻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,明明什么声音都没有,什么话都没说。
也没有喝彩、没有嘲讽,更没有想象中的看不起和高高在上的架子。
可他偏偏觉得齐寻好像在解构他。
不论这是不是错觉,齐寻眼底的黑色,仿佛带着某种欲望。
那种欲望毫不掩饰,看似毫无波澜,却要把他吃抹干净。
舞台下,恰在此刻,齐寻撇过头。
素材已然拍完,他们不必做过多的停留。
归途的小路带着清风。
齐寻醒了几分,他背着相机,步履缓慢。
他骤然觉得,自己似乎看透了很多事情。不止是在管嘉明这边,他对于自己的一切,在这场鲤鱼灯的摇曳里,似乎看到了所有事物的尽头。
野性、欲望、生命,放手。
人一生经历的事情足够多,对生活的热爱只有眼下的摇摇欲坠,如果加以重复,那么结局只会惨淡。
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,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。
只看到长旗就好了。
齐寻想,奔驰过的路,就不用再回头看了。
作者有话说:
*“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,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”——余光中《欢呼哈雷》
不是虐文哈,hehehehe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