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 前夕(2/2)
鲜血浸透衣衫,染红她的手掌。
她一下慌了神:“怎、怎么了?阿兄,这是怎么了,你受伤了?”
谢缨不答,只疲惫地冲她摆了摆手,示意她将自己扶到桌前坐下。
沉沉连忙照做。
见那伤口血流不止,她一时心焦不已,要去前院喊人找大夫。
谢缨却又在身后叫住她道:“等等。”
“……?”
“一点小伤,不必惊动旁人,”谢缨道,“如今定风城里,百日萌团队整理本文,欢迎加入以耳吴以丝衣死以尔日日有人伤重不治,有人饿死病死,我这一点伤算什么?”
是了。
如今突厥大军压境,已在城外叫嚣月余。
定风城被围,城中本就屯粮不足;加之樊齐被刺、昏迷至今,没有主将坐镇,魏军军心大溃。一时间,城中简直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。
谢缨是樊齐谋士,如今暂居城主府东厢,方便随时议事。
沉沉随他住在此处,不知不觉也有段时日。可几乎每日,都能听到外头战鼓声如雷。战况一日比一日糟,府中下人也是散的散,逃的逃。走时仍不忘掠走一些金银细软。
定风城中的平民百姓如今是何情景,可想而知。
谢缨道:“今日我随陈副将登城楼督战,被流矢擦伤——医士已为我包扎过伤口。只是轻伤罢了。”
语毕,见沉沉怔愣原地、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,又安慰似的轻声道:“兄长无能,不过纸上谈兵的小小谋士,左右不得战局。如今前线久未回援,定风城恐怕守不过七日……我已想过,若是真待城破之日,无论如何,都会想办法将你送回江都城、与阿娘团聚。”
阿兄整日忙于战务、心力交瘁,却还记挂着她的安慰,时刻为她筹谋。
沉沉听着,心简直像是坠了一块大石头,被拖得直直下落。一想到自己方才还在怀疑谢缨,便羞愧得简直擡不起头。
“可我不能走。”
手足无措间,亦终于没保留地说了实话:“阿兄,我、我其实是来找殿下的,我还没见到殿下,他还在前线打仗,”沉沉低声道,“我听人说,他们一直僵持在雪谷。殿下受了伤,也不知道有没有养好,我不放心他,我来这里……我从江都赶来这里,就是想要……”
想要,见他一面。
沉沉吞了口口水。
不知为何,看着谢缨迟疑审度的神情,她竟也心虚起来,忽觉这话说出口、连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:只是见一面么?
跋涉千里,穿行大漠,辗转流离,甚至锒铛下狱,她都没有一丝一毫地怨过,没有动摇过。仅仅只是为了见一面么?
如果,不止是为了见一面……那她是为了什么呢?
心跳轰然如擂鼓,她讷讷无言。
谢缨亦沉默良久,末了,却倏然温柔地、拉过她坐在身边,耐心问及她在朝华宫的点点滴滴:她与魏弃那段阴差阳错的孽缘,“放妾书”如何变了“婚书”;她又是如何有惊无险地离开皇宫、回到江都城,最终,却下定决心前来“投奔”。
两人聊至夜深。
“……原来如此,”谢缨终于了然一切经过,亦不由叹道,“难怪你会出现在这里,冥冥之中,一切自有天定。”
“不过。”他望着她澄澈无邪的眼睛,伸出手,若有所思地描摹着她的眉与眼。
许久,又蓦地一笑:“也许,无心插柳柳成荫呢?妹妹,说不定,你很快便能见到他了。”
沉沉闻言,一脸不解地歪了歪脑袋。
谢缨却没有解释,只宽慰她不要多想,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她出事,便借口天色已晚、不便扰她休息,转身离开。
......
一路行色匆匆。
直至,行经城主府前院那片碧色荷塘时,他忽的停住脚步,侧眸望向水面。
月色之下,池塘波光粼粼。
他脸上血色却几乎一瞬消弭殆尽,只剩凝重的冷意。视线一眨不眨,盯着水面中那既熟悉又陌生的、“自己”的脸。
“现在立刻收手。”
他忽然低声道:“放她走。”
话落,四周一片死寂。
一息过后。
“……为什么?”
同样是他的声音,却带着毫不掩饰的戏谑之意响起:“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——到底是老天有眼。你的妹妹,谢缨,如今我替你找到了,不开心吗?”
“我说过,不要让她卷进来。”
“哦?”
“我与她早无瓜葛,她也不是我的妹妹,我们……早已两不相欠,”水面被风吹起波纹,他的脸如破碎的镜面。唯有嘴唇依稀翕动,低声说着,“别让她卷进这些事里,否则,我定会杀了你。”
“怎么杀?”
“……”
“你就是我,我就是你,你是谢缨,我也是,”他说,“若是你真能亲手杀了我,又怎会有今日。”
“……”
“所以,你杀不了我。”他笑得一派自如。
夜风轻抚,镜花水月转瞬成灰。
一切仿佛都未曾发生,无人注意。
唯他轻拭去唇边不知何时溢出的血丝,又不觉擡首,望向天边悬月。
无声间静立良久,复才喃喃道:“何况,是她不愿意走,你方才也听到了。”
“谢缨啊谢缨,”他说,“她生来……即是罪。你以为她躲得过今日,躲得过一世么?别忘了她是谁。你苦心孤诣替她瞒了这么多年,早已仁至义尽。眼下,是我们讨债的时候了。”
魏九的项上人头,他势在必得。
如今,既然连老天爷都帮了他一把——
他微微一笑。
定风城……
一个多好的埋骨之地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