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8章 弘光朝的末日(1/2)
张献忠骑着马,在亲兵护卫下站在聚宝门外,望着高耸的城墙怔怔出神。
陪伴在张献忠左右的是他的两位军师,丞相汪兆龄,以及水军提督潘独鳌。
张献忠沉默很久,才说:“可惜了老徐,他要是还在该多好。”
张献忠所说之人是徐以显,亦是张献忠谋士之一。张献忠在武昌建大西朝时,徐以显位列左丞相,兼刑部尚书,可惜在攻略湖南时落水溺亡。
汪兆龄陪着感慨了几句,随后转移话题给张献忠介绍起了聚宝门:“据说当初明朝初建时,朱元璋下令建造此城。别处营建都十分顺利,唯有此处屡建屡塌。”
“后来朱元璋命刘伯温寻访民间,从沈万三处骗来聚宝盆埋在地基里,方才成功建成。所以这道门才叫做聚宝门。”
张献忠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过去:“当真?”
潘独鳌横插了一杠子:“此是传言,未必是真。”
“听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时,曾箭射承天门,如今主公攻取南京城,勇略不遑多让。”
张献忠抚须大笑,极为自得。他与李自成并为当世两大反王,却又互相不服气。
听到李自成曾箭射承天门,张献忠一时意动,手已经摸到战弓上,想来个箭射聚宝门。
汪兆龄刚才被潘独鳌拆了台,此时立马就还了回来:“李自成箭射承天门,不敬鬼神,所以最后仓皇逃离京城,主公切不可有此举。”
张献忠一想确实不怎么吉利,便按捺下举弓的想法,拍马入城。
金陵数百年繁华,享誉南北,此时却遭战火侵袭,虽不能说满目疮痍,但道路两侧刚被烧毁的民房依旧有青烟冒起。
张献忠看得心里不是滋味,倒不是怜惜城内的百姓,而是如此繁华的城市,到自己嘴里却成了吃别人的剩饭。
早在大西军之前,左良玉便率军偷袭了金陵城,左镇士兵在城内大抢两天后才退去,大西军尾随而来,轻松接手了城防。
“左良玉那老匹夫逃到哪儿了?”
潘独鳌汇报道:“左良玉洗劫金陵时,弘光帝率后宫嫔妃和多数大臣勋贵乘船逃离,往扬州方向去了。”
“左良玉寻不到船,裹挟着部分金陵青壮南下去往苏杭方向。”
张献忠道:“且让他逍遥几日,连日征战至今,让弟兄们都歇息两天。”
汪兆龄道:“金陵亦是天下雄城,王气未泄,主公何不在此称帝,昭示天下?”
张献忠建国大西,军中投其所好,都以陛下称之。可毕竟名位上有欠缺,在金陵称帝,才算是名正言顺。
就像李自成,虽然在西安建国大顺,而且已经称帝,但打下北京城后,还是将称帝流程走了一遍。
张献忠颇为意动。
在张献忠称帝这一点上,潘独鳌与汪兆龄的看法是一样的,不过潘独鳌还是劝道:“主公称帝理所应当,只是初到金陵,百姓心中不定,应先以安民为主。”
“其次,金陵往北犹有刘良佐,往南有左良玉,虽是败军之将,但却如鲠在喉,时时窥伺金陵,应当尽早剿灭才行。”
张献忠认可道:“对,左良玉就像那跳蚤一样,咬不死人,却十分心烦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