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3章 悦儿,你做到了(1/2)
五更鼓刚过,苏悦便立在宫殿外
晨雾中的皇城如蛰伏的巨兽,朱红宫墙上的鎏金铜钉在曦光中泛着冷芒。
她整了整进士巾服,指尖还残留着这几日在平板疯狂恶补殿试知识的滚烫
\"扬州苏悦、青州吕灵芸、并州刘文茵——觐见!\"
唱名声穿透重重宫门,苏悦随引路太监踏入太和殿。
金砖墁地,每一步都踏出清越回响。
她余光扫过两侧——今科三鼎甲并三十六名进士分列玉阶两侧,寒门子弟竟占了半数。
那个叫刘文茵的瘦高女子站在最末,粗布官服下露出补丁摞补丁的中衣边角,此刻正死死掐着自己虎口保持清醒。
\"平身。\"
女帝的声音从九阶之上传来。
苏悦抬头,看见端坐在龙椅上的女子一袭明黄朝服,十二疏冕旒后的眼睛如古井无波。
殿中霎时寂静。
女帝开口:\"吕灵芸。\"
\"臣在!\"
\"汝《论边关互市》中提到'以茶易马,当控吐蕃盐路'...\"女帝突然用吐蕃语发问。
吕灵芸愣了片刻,竟流畅应答。
苏悦看见她官靴里的脚趾死死抠着地——那日醉酒,这姑娘说过她为学吐蕃语,在雪山驿站当了三年厨娘。
\"好!\"女帝抚掌,\"刘卿呢?听闻你徒步三千里赴考,途中还撰有《北地灾荒录》?\"
最末位的刘文茵扑通跪下:\"臣...臣只是如实记录...\"她哽咽着描述赤地千里的惨状,说到\"易子而食\"时,满朝朱紫俱变色。
苏悦趁机观察女帝。
那人冕旒下的唇角几不可察地绷紧——是了,北疆灾情严重,而赵家刚倒,军粮供应...
\"苏卿。\"女帝突然点名,\"若派你三人共治漕运,当如何分工?\"
这是个陷阱。苏悦瞬间警觉——女帝在试探她是否结党。
\"吕灵芸通蕃语,宜主关税;刘文茵知民间疾苦,当管粮仓调度。\"她坦然道,\"臣愿去修堤坝。\"
女帝忽然大笑,笑声震得冕旒叮当:\"好个'水泥匠'!\"她起身时,苏悦分明看见龙袍广袖中露出一角泛黄的纸——正是宁安亲王当年奏折的残页。
阳光突然刺目。
苏悦这才惊觉,眼前这个瘦弱的寒门进士,或许才是真正凭自己走到今天的。
而她,不过是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偷渡客。
几日后,苏府里里外外围满了人
\"奉天承运皇帝诏曰:新科状元苏悦,才识过人,特授翰林院修撰,兼领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,钦此。\"
宣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在苏府正厅回荡,苏悦恭敬接过圣旨时,指尖触到绢帛上未干的朱砂印——这旨意怕是今晨才拟好的。
\"恭喜苏大人。\"太监笑眯眯地递上鱼袋,\"陛下特意吩咐,都水司主管天下河工,与您的'水泥'正相宜。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